必看 三个月454分过司考超详经验(二)

2014年 10月 27日

(1)三大本。我还是备了一套,当然用上的时候不太多。不过鉴于对今年真题的分析,三大本的地位似乎会越来越重要。反正盗版的就几十块一套,厚厚的三本,第一卷在后期还是会用到的,因此舍得这几个钱的话还是买一套放着吧。

  (2)教材。比较流行的是众合的一套讲义6本(7本),我也买了,但实际上用到的只有《民法60 讲》和行政法部分,其余的连翻都没翻过,这样看来似乎还是买套三大本来得合算。。。教材里我用得最多的是柏浪涛的《刑法攻略》,这本书相比于众合袁登明的那本的确上了不止一个档次,可以说是前期上手新理论的必备。当然刘凤科今年的讲义终修成正果达到了近400 页,就差出成书了,打印下来代替柏浪涛的也可以,就看准备跟着谁听课了。柏的理论偏温和,但我更容易接受刘大帝的理论。。。

  (3)法条。这个必须备一套,大家都用指南针的,我也跟风了,的确很好。指南针法条我觉得最有用的地方在于两点:重点法条有绿底+星级;重点字词下有波浪线。其他的什么牛刀小试我觉得很傻。。很多就是抄的真题。至于其他机构出的因为我连见都没见过,就不能评判是不是好了。法条买来后可以用标签在页边做出每门大法的索引,这个可以节省非常多的时间。

  (4)真题。必备,最好是两套。我买过两种版本的真题,一种就是张能宝的分学科真题,还有就是众合白皮的分年真题,学法网司法考试题库内分年真题和分科真题都有,需要上网才可以做题。就说下这三个吧:

  A. 张能宝真题。这个真的是非常非常的啰嗦啊,一段解析五六百字其实用两句话就可以概括,有的所谓的“总结”看讲义就可以而且比他全,实在是鸡肋。最致命的是解析很自以为是,动不动用一个“我们认为”就把司法部给的答案给改了。。。这种改官方给出的答案的行为比较愚蠢,比那些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还是坚持根据答案乱扯一通的都不如,因为这实际上和官方的思路是相悖的,贻害无穷。所以这套我做了几本就给扔了。

  B. 分年真题。我还是强烈推荐买这种的,至于哪家到是无所谓,众合家的我用下来还是可以的,整体的编排比较合理,答案和解析分开。解析里有错,但实际上哪家出的都不能避免这个问题。我06 年开始的6 套真题做了两遍。一般是以一卷为单位做,后期一天可以做两张卷子。这个的好处在于知道每个法在司考中占的比重和知识点的分布,这个当然老师在讲课中会说,但听来的和自己摸索出来的感觉还是有差异的,毕竟坐在考场上的是自己。

  C. 因为就买了一本分年的真题,如果第二遍做的话难免会有些影响,所以我花了88元在学法网买了个中级VIP的账号,可以基本无限制的做题(包含分科真题和分年真题),自动评分,带解析,真题做几遍都没有影响了,总体来说还是挺值的,当然不花钱也是能在学法网司法考试题库免费做题的,就是似乎每天会有数量的限制。#p#分页标题#e#

  2011年考完后大家都说真题的重要性下降了,这个说法我还是深不以为然的。准备一门考试不做题的话干什么?背书?背讲义?还是背法条?不要忘记教材和讲义都是根据真题的出题点编的,永远不可能走到考试的前面,除非谁有勇气背下三大本。这就是为什么有人听了课后做真题非常顺而到真正的考试就觉得题出偏了,因为讲义本身涵盖的就是真题的考点。背法条在后期查缺补漏的时候很重要,特别是新法。说是“背”,其实只要看过脑子里留个印象、到时候看到题能选出来就可以,不用像做简答题那样扳着手指一二三四点都数出来的程度。真题的作用在于发掘那些“重者恒重”的考点的各种考察角度和程度,以及最重要的:出题人的思路。这里没什么玄妙的东西,出题人肯定会有他的思路,举个例子,大家做题时肯定会碰到的问题就是“想多了”,这其实就是一个对题目考察内容和程度的把握问题。之所以发生“想多了”就是因为我们做题时以为的和出题人实际想考察的内容出现了偏差,有重合的部分,但并不完全一致。这在做单选题时可能用排除法也能做出来,而到多选时就不可避免地杯具了,这也是为什么有得多选者得司考一说。

  做了两遍真题的分数记录,打红勾的表示完成了一道一道题目的分析。

这个工作我大部分放在了第二次做

  (5) 其他。

  其他的辅导书我买了的有:

  A.万国的卷一、卷四突破100分 两本在后文“卷一与卷四”详述

  B.万国《大纲送你90分》